1.学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全面领导坚强有力。学校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机制,创新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模式,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相结合。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带头作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引领全校师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学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学校继续获批“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先进学校”称号,继续荣获全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单位”。
2.常态化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护航校园安全稳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学校科学防疫的同时,实施校园安全专项整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健康、和谐。形成立德树人的整体布局,健全立德树人的活动载体,强化立德树人的主体保障。学校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260余场次。持续推进“辅导员成长工程”建设,学校连续七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征兵工作成效突出单位,学校国防教育工作案例获评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优秀案例。
3.学校全面落实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从严从实立行立改,以整改实际成效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学校研究制定《巡视整改工作方案》,全面深化政治学习,全面加强从严治党,持续保持纠“四风”高压态势,扎实推进“清廉湖工”建设。学校创新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形成关心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氛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换届工作有序进行,干部选拔任用、轮岗交流和培养锻炼力度不断加大,全面激发办学活力。
4.学校第二次党代会顺利召开,开启国内应用型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党代会回顾并总结了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各项成绩和宝贵经验,选举产生新一届两委委员和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纪委领导班子成员。提出“申硕”“更大”“创一流”的“三步走”发展构想,按照“四个聚焦、五大战略、六个湖工”总体部署,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努力建设工程教育卓越、办学特色鲜明的国内应用型一流大学。
5.学校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初步构建,工程特色逐渐显现。申硕和“双一流”建设、“双万”计划持续推进。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课程15门。加强5个申硕点各项核心指标建设,获批“生物质基功能材料”“特色农业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2个省级学科群,建设26个学科优势特色(方向)领域。获批省市“双一流”建设经费3580万,进一步厚实学科建设基础。
6.“五个思政”落地生根,着力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推进“三全育人”。学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守正创新,建立了校院两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体系,大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门思政课获批省一流课程,3名教师分别获得2021年湖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特等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孝感市主要领导给我校师生作形势与政策报告,湖工师生抗疫故事讲述录《听他们说》编印成册,“家校微互动” 提高实践育人成效。学习强国、人民网、荆楚网、全国高校思政网等媒体多次报道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
7.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能力显著增强,产教融合释放“智力红利”。实施科研实体体制改革,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孝感行动计划”成为品牌,助推孝感“打造副中心,争当排头兵”。全年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科研项目127项;全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1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130篇,出版学术著作21部。争取政府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配套经费1300万,与市域企事业单位签署协议110余项,经费2200余万元。大学科技园有80多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8.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高层次人才规模进一步扩大,人才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全年引进博士25人,17名在职教师考上博士研究生且签订回校工作协议,聘请“澴川学者”5名、兼职教授4名,启动台湾籍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新增省政府津贴1人,获批“湖北产业教授”2人,18名教师参加研修访学、专业培训、挂职锻炼。评聘295名“双师双能型”教师,聘请37名企事业单位人员兼职授课。
9.学校打造“一院一品”学生工作品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学校加强“一院一品”实践育人品牌建设,全力激发学院育人活力。青年传媒中心(小青梅)获评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青春湖工”微信公众号入选中宣部等四部委“首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单位”。湖工青年共同唱响《少年中国说》,湖工学子“在灿烂的阳光下”亮相学习强国,“微光计划”照亮乡村儿童。退伍大学生“退役不退色”,春晖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争做孝德有为青年。学生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50项、省级奖项482项;479名学生考研上线,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15%。
10. 近7万平方米的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和美术楼即将投入使用,办学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民生持续改善。学校融资4400万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学生宿舍“热水进寝室,开水上楼层”实现全覆盖。实施了学生食堂天然气改造、明厨亮灶工程。自来水改造、雨污分流等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全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911余万元,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435余万元,惠及学生1.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