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日前,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江泽方博士、彭祺副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杨纯斌教授合作,在高能核物理领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 “Directed flow of charged particles within idealized viscous hydrodynamics at energies available at the BNL 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 and at the CERN Large Hadron Collider” 为题发表在物理学重要期刊美国《物理评论C》(Physical Review C)上 [ PHYSICAL REVIEW C 104, 064903 (2021)]。
2019至2020年,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上的星辰(STAR)国际合作组以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离子对撞机实验(ALICE)合作组报告了轻味-重味介子的集体运动行为。结果表明,由于初始核核对撞的核阻止效应,以及重夸克在穿过强相互作用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时,损失的能量不同,使得夸克的整体动量在x方向上表现出不对称,这种集体不对称被实验收集到,称为直接流v1。那么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强相互作用介质的纵向分布如何才能形成直接流?
江泽方博士团队利用华中师范大学-美国劳伦斯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联合开发的相对论粘滞流体力学计算模型CLVisc, 研究和模拟了轻强子的直接流的形成。在波兰科学院P. Bozek教授等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高能核对撞的纵向倾斜分布函数。发现当前理论框架下,理论能较好的描述STAR和LHC上的轻强子直接流行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核核对撞的纵向分布以及核阻止效应的性质。在此工作的基础上,最新的直接流研究成果也以预印本的形式投递至arXiv平台,arXiv:2112.01916.
据介绍,该研究得到了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中青年人才等项目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