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慧明一行到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开展“十四五”规划专题调研
来源:校内新闻  发布日期:2021-03-26

 

本网讯:3月24日,校长潘慧明一行到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进行专题调研,听取该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情况及大家对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副校级干部徐玉琼主持调研座谈会。教务处、学科办、科技处、人事处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院长姜益泉、党总支书记徐智辉分别汇报了该院事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努力的方向及“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修订情况。参与座谈的该院其它班子成员、部分学科带头人,特色果蔬质量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教务处、学科办、科技处、人事处等部门负责人,先后就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的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专业发展、学科建设、教学管理、科研平台、项目申报、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徐玉琼就专业认证、课程改革、申硕工作、智慧农业、产教融合、社会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和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指导意见,她希望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在“十四五”时期,明确新目标,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机制,实现新发展。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潘慧明充分肯定了生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并就“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具体要求。他说,生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要落实新发展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要发挥智力优势,汇聚人才资源,挖掘科研潜能,发挥团队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主动承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总目标,在学校“厚实农师”的发展战略中挑大梁、担重任,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高效率,落实和完成各项任务,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潘慧明指出,生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有很好的发展基础,科研水平在学术圈和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班子成员和教学队伍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了事。下一阶段,要系统思考“新农科”和“智慧农业”问题,应对现代科技对专业和学科的冲击;要聚合发展方向,集中优势师资力量,打造优秀教学团队,让教师成为“双师双能型”的行家里手;要充分发挥平台作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汇聚科研力量,整合现有资源,优化学术成果,支撑学科和专业发展;要在申硕、“双万一流”,新农科、乡村振兴、智慧农业等关键工作上,审时度势、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科学部署,确保“十四五”开好局。

潘慧明强调,生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要进一步开放思想,走出去、请进来,多交流、多沟通,点面结合,不断开阔教学和学术视野;要打通专业、学科、院校之间的壁垒,整合优势资源,共享科研平台,发展交叉学科,把重点学科做优做强,为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强有力支撑;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人才引进、教学评价、干部培养、收入分配等制度上,不断改革创新,迸发活力。

潘慧明希望,生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一定要坚定信心,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再接再厉,在学校“厚实农师”战略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成为发展的中坚力量,以更高水准的人才培养、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更多数量的科研成果,为建设应用型一流大学作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关闭

Copyright 2016 湖北工程学院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