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立德树人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两会”精神
来源:校内新闻  发布日期:2020-05-26

本网讯:2020年5月21日、22日,今年的“两会”相继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相聚北京,共商国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真招、实招、硬招“含金量高”,体现了政府的责任与担当。我校师生密切关注“两会”动态,结合学习、工作、生活实际,热议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民生就业、脱贫攻坚、教育改革等重要内容。

乐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疫情防控再次彰显了我们的制度优势,“两会”时间顺利开启,本身就是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显著标志,展现的是中国能力、中国信心、中国前景。“两会”专注人民权利、人民利益,充分体现了党的初心与使命。忆往昔巨变成之惟艰,望明日复兴实干为要。今后要按照习总书记要求,“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增强忧患意识,弘扬创新精神,把各项工作做好。

王恒学(新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疫情对世界经济影响严重,中国今年的经济目标不设具体指标,经济运行情况严峻。但国家措施十分到位,“六保”“六稳”招招切合实际;保民生,稳就业是亮点。此外,国家加大“两新一重”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国民就业。作为高校工作人员,我们必将努力创造条件,搞好线上教学,稳抓学生就业,尤其是要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上给予指导和扶持。

路亚妮(我校第三届“师德标兵”、土木工程学院教师):《民法典》影响每个人,涉港安全立法关系国家安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明确,感受“两会”,信心倍增。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我将以土木工程基础研究和工程设计、工程检测应用研究融合发展为专攻方向,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积极为我校国内应用型一流大学建设建言献策,深度推进服务孝感行动计划,努力谱写科技服务的奋进之笔。

欧阳欣(招生就业工作处干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39次提到“就业”,对大学生就业高度关注,明确提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当前正处于2020届毕业生就业的“冲刺阶段”,作为就业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利用好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学校91就业信息系统、智联招聘等网络平台,采取“云”辅导、“云”招聘、“云”签约、“云”引领等措施助力毕业生就业,为毕业生求职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云”服务。

熊伟(我校驻同乐村扶贫工作队队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这次“两会”精神更是振奋人心,特别是看到习书记参加了湖北代表团审议提出的三个“没有改变”,为湖北经济重振吃下了定心丸,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赢得湖北今年的脱贫攻坚战吹响了冲锋号。作为在基层扶贫的驻村干部,在关键时期,应正视驻村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只要我们坚定一个信念,坚守一份情怀,直面挑战,积极寻新机、开新局,就一定能赢得最后胜利!

彭义虎(美术学院辅导员):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稳就业、保民生”列为重点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求真务实、心系百姓。马上就是毕业季了,众多的毕业生即将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将“两会”精神融入实践之中,加强和毕业生的交流与沟通,为毕业生离校做好服务工作,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解答,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将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工程做实做细做好。

姜文超(我校“青马班”学员,16级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毕业生):为了战“疫”需要,今年全国“两会”推迟两个多月举行,这可谓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国家为了保障毕业生的发展,联合企业开展线上招聘,并且通过“高校帮扶”,我们学校和天津大学联合开展春季招聘,切实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作为毕业生,学校对于毕业生也有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我们一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从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到“十三五”收官,从消除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一个个特殊的“时间坐标”叠加,注定将让2020年的国之盛会载入史册。从教学科研、毕业生就业、复工复学,到专业认证、申硕、疫情防控等等,我校师生倍受“两会”精神鼓舞,不松懈,不怠慢,克服万难,坚定信心,牢记使命,立德树人,与伟大的祖国共同进步。

 

关闭

Copyright 2016 湖北工程学院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