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我校有这样一位老师,“自掏腰包”为前线抗“疫”同胞提供医疗物资,她积极参加武汉珞珈社区的线上志愿者活动,为社区收集各类信息,联系住院床位、救援血浆等等;她给孝感城区15个社区(345副)、黄冈师范学院(30副)捐赠防疫护目镜375副,价值一万零八十多元;在线上积极为患者提供就诊的场所和信息。她就是音乐学院教师——张青。
日夜奋战 抗疫前线
“由于疫情期间,我没有住在我户籍所在的武汉大学珞珈社区,所以就报名成为了社区的网上志愿者。”张青每天为社区收集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最新床位信息,为社区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联系医生、购买药品等。张青还结合自己的专业,为这些患者做一些“音乐治疗”,为他们舒缓紧张感。“我不仅每天为自己的社区提供服务,还会把重要的信息分享到朋友圈和其他的社区群”,张青说。

张青还加入“远山计划”在线素质教育课程,给武汉大学附属小学和神农架林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上音乐课,每个星期五通过网络课堂教孩子们唱湖北民歌,讲述湖北故事,传递爱和感动。

爱心物资 百里相送
张青捐赠防疫护目镜的社区有15个。为湖北工程学院家属区所在的三里社区捐赠了48副、挂口社区36副。

张青说,她和朋友们最初是为武汉的关南应急车队捐赠防疫护目镜,应急车队每天都要接送各类新冠肺炎患者和定点医院的医生护士,因为看到同学的朋友圈反映防护设备缺乏,车队的防护物资只有口罩,张青就想帮助车队联系护目镜等医疗物资。同时,在武汉所经历的情景让张青想到孝感的十几个社区在2月下旬拉网排查的过程中,社区志愿者们面对未知的风险,同样处于危险之中,她决定扩大捐助的范围。

张青是音乐学院“大别山传统音乐舞蹈文化研究”团队负责人,去年她带队去黄冈就大别山音乐文化进行了采风,从中得到了黄冈师范学院老师的帮助,正是因为这次活动,将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和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校际之间的友情让张青主动为他们捐赠了30副护目镜。
坚守阵地 做好本职
张青与丈夫照顾90岁高龄母亲的生活本就很劳累,但是她还是积极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去。这两个月来,她经常在夜晚接到求助电话,时常工作到凌晨一点钟。她的丈夫是武汉大学的教师,非常支持张青的工作,也通过自己的关系网帮助收集防疫的信息,积极地为社区提供帮助。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张青依旧坚持以身作则,按照政府的要求做好防疫,劝诫身边人注意自我防护,积极地关注各方面的信息。线上志愿者的活动没有停止,他们依旧要对外进行防治境外输入、复发病例和门诊发热确诊病人的宣传工作,一起守好最后的关卡。
与此同时,教学工作并没有停止,她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政策,还帮助指导大四的学生修改毕业论文,参与毕业答辩。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同情心、同理心,要将心比心。每当有老人向我求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在其他社区,肯定也有别的人在帮助我的父母。我想如果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主动去为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或是精神抚慰,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健康,形成一个正能量循环。”张青说,“作为大学教师,我们面对学生的时候,应树立这种教师形象,不仅仅在课堂上,更多地是要言传身教,通过工作之余的行为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看到、听到、理解、接受,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同理心、有担当的人,要明白一个人的幸福感一定是来自于自己能够为这个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