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努力探索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径——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陈净卉
来源:校内新闻  发布日期:2018-06-08

本网讯:“教学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自身素质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这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我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陈净卉博士说。

2013年,陈净卉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就职于湖北工程学院,初来乍到的她被安排主讲基础理论课《新闻学概论》,对象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大一新生,可是才上了几周课,让原本信心满满的陈净卉受了挫。

《新闻学概论》内容以新闻理论知识为主,较为枯燥与深奥。面对文化基础和纪律性相对薄弱的学生们,课堂气氛愈发沉闷了。在向学生询问教学效果时,有学生干脆表示“听不懂!”。这让认认真真备课、按照教学大纲一丝不苟传授知识点的陈净卉十分困惑: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可学生们为什么“不买账”呢?

陈净卉决定逐个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老师,我们能感觉到你很认真,但是你讲的东西我们真的听不进去。”于是,陈净卉开始探索新的授课形式,她对教案进行了扩充和调整,将所有涉及理论之处都结合案例来讲解。先用学生感兴趣的案例或话题引发讨论,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她认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优势在于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陈净卉抓住这个特点,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发言,注重引导他们结合理论进行思考。陈净卉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拆分成若干个小节,将讲解与互动穿插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在不断的摸索和调整中,教学效果明显好转。

陈净卉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应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志趣进行分层教学。文化基础较好且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在某些知识点的讲解上,陈净卉会提醒他们更加深入了解和扩展阅读;希望毕业后进入媒体工作的,陈净卉就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推荐他们参加各种专业比赛。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陈净卉对学生的了解加深了,深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也充分体会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陈净卉说:“老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寻找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走出差异化发展的新路子!”


关闭

Copyright 2016 湖北工程学院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