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日报:湖北工程学院青年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让课堂更有趣味
来源:校内新闻  发布日期:2018-04-09

本报讯:“我是在“哔哩哔哩”平台上进行的直播,同学们对这个平台很熟悉,而且这个平台有年轻人喜欢的元素,这样可以拉近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王鹏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通过网上平台进行的现场网络直播教学,我们不但可以现场观看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互动(弹幕留言),整体气氛比较活跃,这样的课堂很有趣。”同学们听完王鹏老师讲解《风景入门》课时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将手机带进课堂,甚至在上课期间学生使用手机在大学课堂上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大数据时代和网络时代,教师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闫香老师表示,同学们对知识是渴望的,只是学生自身缺乏自制力,此时教师就要扮演好模范带头的作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赢得学生的认可,制定合理的课堂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多与学生互动,同时要更新教学理念,引导教学方式的创新。我们青年教师只有不断的去改进和探索自身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手机的冲击下,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叶子老师说,我在课堂上通过UMU课程定制的二维码让学生用手机进入该平台,然后让同学们在平台上回答提出来的问题。学生不仅可以畅所欲言还可以看到其他人的回答,为其点赞或是评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听过叶子老师听的同学们都表示,叶子老师使用iPad教学,让我们直观感受手机AR应用的普及,以及该应用现在的发展状况,在参与互动中,课堂气氛非常好。

黄晔老师表示,第一次在中国古典文献学的课堂上给学生演示卷轴装火花版《清明上河图》和经折装《中国文学史年表》,第一次在微助教平台上让学生根据图片辨识古典文献的版本类型,学生兴趣盎然。上课同学们参与讨论特别积极,在用到了讨论内容开启投票的功能,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微助教答题环节的开启定时答题的功能,也方便了课程的课外辅导与检测,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移动终端辅助教学的探索之路永远没有止境。

作为新世纪的新型人才,就是要能够站在科学与理论的前沿,观点新颖,思想超前,既能传承传统教学方式,又能利用现代科技技术丰富自身教学。戴余军老师表示。

王林瑶老师说,以往我们在讲理论课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因为,普遍理论知识的输出都是单向直接的。而现代教学方式突出教材、PPT、教学内容的逐渐深化,同时多种多媒体结合的教学手段,如混合式学习平台UMU和ipad教学工具以及其他诸如此类的科技产品的运用,让同学们通过这些平台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效率很高,学生们也都很积极。

学校青年教师近年来在课堂上使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新的教学平台,使同学们学习兴致普遍提高,不仅帮助同学们加深了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还能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让他们对课程和专业更感兴趣。2017年,学生获得学科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共418项,其中国家级187项。学校春晖智能车队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光电直立组一等奖和光电追逐组二等奖, 学校取得2018年全国决赛的举办权;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中荣获2项一等奖,在首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获一等奖,在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造价技能及创新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本科组团体一等奖等。

链接:



关闭

Copyright 2016 湖北工程学院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