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博士的微观“视”界
——记湖北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李钱光博士
李钱光,湖北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李钱光博士主要从事强场原子分子光物理理论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助力学科建设 主攻光学热点
为了促进湖北工程学院光学工程学科建设,李钱光等4名青年博士教师组建了强场物理创新研究团队,主攻光学工程学科中的热点——飞秒激光驱动下原子分子高次谐波产生研究。2013年,湖北工程学院光学工程晋级为省级重点学科。但是,创新研究团队仍有说不出的苦恼:迟迟不能拿到标志学科建设水平的国家级项目。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开展科技合作研究期间,李博士对强场原子分子阈上电离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独到见解。2014年回国后,李钱光博士一方面立足学校,加强团队成员合作,提高整体研究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同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寻找高水平项目切入点。
攀登科学高地 乐于科研教学
近年来,李钱光博士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等4项,在Physics Review A、Optics Express、Chinese Physics B等国内外物理学和光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占到了项目总数的四分之三。为了使科研成果的“效益”最大化,李钱光博士将科研工作同教学工作、学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在课程中增加科研新成果;二是鼓励有兴趣的低年级学生加入科研团队;三是推荐有志向的高年级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
团结博士团队 谋划学科发展
作为基础学科,物理学对科研实验平台建设标准要求非常苛刻,时常需要协同多学科甚至学科群共同开展研究,建设难度非同一般。在湖北工程学院,吕昊、余华清、李钱光、王茂军等一批青年博士组建了多个创新团队,他们以加强光学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契机,积极建设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谋划省级重点实验室、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在基础学科中打造工程特色,加快学校建设新型工程大学建设的步伐。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