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学院2020年工作要点
来源:基本信息  发布日期:2020-05-29  浏览次数:69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对学校而言,2020年是我校“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申硕工作冲刺之年。新的一年,学校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优化学校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打好申硕决战,奋力谱写国内应用型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到学校党的建设各方面,引导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提升学校党建工作统筹能力。持续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扎实开展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进一步健全教职工理论学习观摩交流制度。实施党支部“强基固本”工程,大力推进基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发挥师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将党建工作贯穿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全过程。筹建融媒体中心,不断壮大学校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督查。强化作风建设,出台“一线规则”实施方案。做好学校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筹备召开湖北工程学院第二次党代会。〔责任单位:主体办、组织部、宣传部(网信办)、学校办公室、纪委办公室(监察处)、信息技术中心〕

2.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各级党组织分级分工负责的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机制。选准用好各层级干部,进一步优化中层班子结构。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注重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选拔与培养力度。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积极探索中层干部任期制。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大力发现、表彰和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作善为、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加大干部管理监督力度,把从严管理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持续深化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治理。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开展好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考核。(责任单位:组织部、人事处)

3.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责任清单、加强检查考核等措施,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深化廉政教育,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以“五进五融入”为载体深入推进“十进十建”活动。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一步推行廉政风险集体研判制度,持续加强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再监督”,健全完善动态化风险防控运行机制。坚持正风肃纪,持之以恒强化作风建设,开展专项督查活动,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严格执纪问责,规范信访举报工作,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深化“三转”,落实高校纪检体制改革相关任务,加强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的监督作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责任单位:主体办、纪委办公室(监察处)、组织部〕

4.做好统战群团工作。完善支持统战成员履职尽责机制建设,为党外知识分子建功立业创造条件。增强师生统战意识,完善统战工作制度,健全统战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和宗教工作。发挥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的作用。加强工会、共青团、关工委、科协、社科联、学生会等组织建设。适时召开湖北工程学院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责任单位:统战部、工会、团委、关工委、科协)

二、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5.落实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提高政治站位,将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将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强化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构建党政统一领导、防控办统筹协调、部门学院各负其责、师生员工人人有责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师生分类排查,落实信息报送制度。狠抓校园管控,落实校园封闭管理措施,加强重点人员隔离管控,强化公共区域和重点区域消毒,做好防控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助师生增强防范意识。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组织开展好网络教学。〔责任单位:学校办公室(防控办)、保卫处、后勤保障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处)、宣传部(网信办)、教务处、各教学学院〕

6.强化复学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校园全封闭管理要求,严防输入扩散情况发生。严格实施“晨午检”管理,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通风、卫生及日常消毒管理。加强日常活动管理,落实个人防护和手卫生措施。加强食堂用餐及宿舍住宿管理。〔责任单位:学校办公室(防控办)、保卫处、后勤保障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各教学学院〕

三、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7.加强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深化专业结构改革,建立专业集群发展机制,根据“四新”建设内涵,改造传统专业,发展新兴专业。大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融合荆楚卓越协同育人计划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做强省级一流专业,争获国家一流专业。狠抓一流课程建设,遴选、培育100门“五类一流”课程,争取新增1—2门课程国家级一流课程、5—8门省级一流课程。推进线上学习方式实效化、制度化。〔责任单位: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各教学学院〕

8.加强教学管理与组织。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严格教学秩序管理,严明教学纪律。充分发挥“两个负责制”在教学改革与研究中的积极作用,力争获得省级以上教改研究项目(成果)20项。探索实施体验式、感悟式、启发式、智慧式、协同式的教学方法。改进实习运行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和审查机制,严把考试毕业出口关。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争取全国“互联网+”大赛成绩取得新突破。〔责任单位: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息技术中心,招生就业工作处,各教学学院〕

9.大力推进专业认证。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做好审核评估专家“回头看”准备工作。整体设计专业认证规划,分步推进专业认证措施,力争2—3个专业认证申请被教育部评估中心受理,1个师范专业通过二级认证。〔责任单位: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各教学学院〕

10.提高协同育人能力与水平。推进工程实验实训中心教学资源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试点院校项目。进一步推动校企共建行业特色学院,探索建立建筑产业学院。优化教学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类(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运行机制。推进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申报与实施。推广“工程管理定制班”模式,支持“软件工程特色班”特色项目,争取3个以上专业开展产学合作、定制培养。探索与孝感市联合开展师范类学生教育实习和定向免费师范生培养合作机制。完善推进“3+2”技术技能型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优秀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责任单位: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招生就业工作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各教学学院〕

四、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做好申硕和联培工作

11.举全校之力“决战2020”。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充分激发全校各方面积极性,全力打好申硕决战。根据申硕基本条件和申报要求,统筹推进申硕各项工作。抓住重点和关键,高质量完成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工作。精心选择授权点,突出优势和特色,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努力提高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质量。〔责任单位:学科办(申硕办、研究生工作处)、科技处、人事处、财务处、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12.以特色建设引领学科建设。积极争取省级“双一流”建设经费,推动孝感市支持政策落地落实。加强新型生物质基材料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积极培育中华孝文化、现代农业、城乡建设等优势特色学科群,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启动学科特色立项建设,加大经费支持和奖励力度,实行目标考核和动态调整。积极承办(举办)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坚持举办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论坛,浓厚学术交流氛围。〔责任单位:学科办(申硕办、研究生工作处)、科技处、发展规划处、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13.以质量保证强化联培工作。做好“联培”方式变化后的衔接工作,稳步推进与湖北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适当拓展其它“联培”形式,稳定“联培”规模。力争新获批兼职硕士生导师20人。积极推进“五双”教育模式改革,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加大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责任单位:学科办(申硕办、研究生工作处)、科技处、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五、深化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提升提高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14.进一步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以信任为前提的科技服务与管理体系,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布局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改革科研平台管理体制,推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教学学院融合发展;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集聚与融合,培养有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人文社科名家团队。(责任单位:科技处、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15.努力培育重大成果和科技奖励。进一步提高申报数量与质量,力争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积极促进科技成果产出,力争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00篇,申请和授权专利200项,实现科研经费总量4000万元。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大学生科技竞赛。〔责任单位:科技处、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各教学学院〕

16.加大重点领域科技投入。聚焦应用研究、社会服务、地方文化传承等领域,在生物质资源转化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农林科技、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终端、城乡规划、光电子信息、创意设计、数字媒体等与地方产业结合紧密的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在“一带一路”文化延伸、“芯屏端网”高新产业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继续擦亮“孝文化”品牌,深度融合孝感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拓展孝文化外延,开发形式多样的孝文化产品,继续办好学报“中华孝文化研究”教育部名栏。建好50个校内研究中心,与50家企业共建校企研发中心。(责任单位:科技处、发展规划处、宣传部、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17.深度推进服务孝感行动计划。积极谋划孝感市与湖北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3年工作规划和2020年工作计划。健全完善服务孝感校内体制机制,建立校领导对口联系县市区、每个教学学院重点服务1—2个县市区的工作机制。重点打造和推进十大平台和建设项目,组建(共建)孝感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新能源新材料研究院、孝感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孝感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建好“湖北高分中心孝感分中心”、汉川服装产业研究院,推进服务乡村振兴美丽乡村规划、中华孝文化名城与孝美乡村、服务孝感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项目。开展百名博士教授联百企进千村入万户活动,培育一批扎根产业、崇尚实证研究的博士教授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科技处、教务处、校友工作办公室(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各教学学院〕

六、坚持人才强校,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18.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出台人才工作考核奖励办法,不断提高引才数量与质量,确保新增博士60人以上,新增“楚天学者”2名,“澴川学者”3人,兼职(客座、名誉)教授5人,力争湖北省“百人计划”实现突破,充分发挥各类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促成读博教师毕业回校,选送6名左右中青年教师参加出国外语培训和出国访学进修;开展“双师双能”教师认定工作,通过内培外引等措施,确保“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到30%。〔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各教学学院〕

19.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条件。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搭建科研平台,促进高层次人才进科研团队,助力高层次人才在服务地方中建功立业。发挥驻汉人才工作站的作用,加强与在汉高校、在汉读博人员的联系沟通。制定《专业技术岗位晋级申报条件》,做好职称评审和岗位设置等工作。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为人才教学科研、工作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好住房安置、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入园等现实问题。〔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人才服务工作办公室),科技处,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20.深化人事制度综合改革。大力推进“三定”工作,形成职责明晰、运行规范、执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坚持分级管理、分类考核,积极探索教职工岗位业绩综合考核机制。改革绩效分配制度体系,建立考核评价与绩效分配相统一的激励机制,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人才服务工作办公室),科技处,教务处,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21.突出师德第一标准。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办法》和《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处理办法》。加强师德师风监督考评,严格执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健全完善“师德标兵”评选、教师荣誉荣休等制度。〔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宣传部,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会,各教学学院〕

七、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2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推进学校“三全育人”工作,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五个思政”升级版,力求“学生思政”立心铸魂、“教师思政”育人育才、“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学科思政”做优做强、“环境思政”润物无声。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建好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加强大学生思想动态信息调研平台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科技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23.提高实践育人成效。与社区、企业、公益组织共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组织开展国情调研、扶贫支教、志愿服务、青年突击队、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普法宣传、生态环保等实践育人活动。开展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坚持开展“青春与感恩同行”活动。建好大学生创业园,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指导,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丰富二课堂活动,落实二课堂成绩单。〔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工作处、后勤保障办公室、团委、文明办〕

24.进一步优化学生管理与服务。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好“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1],全面提升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继续擦亮学生工作“三部曲”品牌,扩大“青春湖工”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不断完善“四位一体”国防教育育人特色。深入推进“辅导员成长工程”,筹建大学生发展研究中心,启动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完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做到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营造崇学、乐学、勤学、善学、互学的学习风气。〔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团委〕

25.做好招生及就业创业工作。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下大气力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招生宣传,努力实现2020年招收各类新生6100人,其中校本部4400人(含专升本1000人、中外合作办学80人)、新技术学院1700人(含专升本200人)。加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积极争取各级各类培训项目,开展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1500人次以上。广辟就业渠道,健全就业全过程服务体系,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优化毕业生线上求职服务平台,确保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加大湖北籍毕业生就业支持帮扶力度,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扶持力度,为创业学生提供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责任单位:招生就业工作处、新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院)〕

八、加快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26.提高办学条件保障水平。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和各类专项资金,全年争取筹措办学经费4.53亿元。保障各类支出,用好高等教育专项债券和各类专项资金。防范财务风险,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完成“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建设,推进美术楼(馆)、同大南学生公寓建设项目。做好“十四五”基建项目库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及经费支持。花大气力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继续推进学生宿舍改造,完成东区、北区和西区教职工生活用水改造工程,改善学校医院就医条件,改善水电设施设备条件。加强体育场馆的有序安全封闭管理。高质量完成年度校园维修计划。强化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加强资产绩效评价。加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升文献保障能力。(责任单位:财务处、信息技术中心、基本建设管理处、后勤保障办公室、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采购与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图书馆)

27.落实教职员工待遇保障。按政策落实教职工(工会会员)各项工资福利待遇。稳步推进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教职工养老保险上线参保工作。做好老干部工作,落实离退休教职工各项待遇,继续做好高龄、重病、空巢等特殊群体老同志的慰问工作。做好困难教职工的精准帮扶工作。(责任单位:工会、人事处、财务处、离退休工作处)

28.切实维护安全稳定。不断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努力维护学校政治安全、校园稳定和师生安全。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系列功能,健全完善校园封闭管理、安全防范机制。做好消防安全和日常安全保障工作,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提高维稳处突能力。〔责任单位:保卫处、学校办公室、宣传部(网信办)、信息技术中心〕

九、深化学校治理体系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活力

29.进一步优化学校治理体系。修订学校章程,完成新一轮“三定”工作。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完善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议事决策规则,规范落实教学学院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做好“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工作,启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推进校院两级教代会建设,认真办理教代会提案,完善并落实校领导接待日、领导干部联系师生等制度。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学校主体地位和学院实体地位,激发教学学院的办学活力。进一步修订目标管理指标体系与考核办法,突出结果导向,最大程度激发各单位活力、提高工作效能。加强校友会、基金会建设,完善校内校友工作机制,调动教学学院积极性和主动性;成立1—2个地方校友会,建立校友基本信息库;出台基金募集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争取更多校友及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建设发展。〔责任单位:学校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技处、工会、校友工作办公室(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30.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教职工岗位管理,建立岗位明确、职责清晰、评价公正、奖惩分明的岗位管理制度。强化各类人员履职管理与考核,进一步修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完善绩效工资与考核评价相结合的分配体制。规范各类奖励、补贴发放工作。继续推进学生食堂经营社会化和教工住宅区安保服务社会化,探索试点校园环境卫生服务社会化和教工住宅区物业管理社会化。〔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组织部,科技处,后勤保障办公室,保卫处,财务处〕

31.不断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强学校网站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监测,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完成教工家属区光纤入户改造工程;推进学校5G网络试点建设,实现校园主体范围内5G信号覆盖。推进智慧教学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教学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学校档案馆建设,提升档案管理能力和水平。完善重大工程施工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加强资产规范管理,强化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根据学科专业布局,提高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前瞻性,提高大型精密仪器使用效率。推进招采“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招采工作的规范性高效性,完成政府采购任务。加强招标采购和资产验收审计监督、基建及修缮工程审计监督,做好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适时开展重要经济领域或特定事项专项审计调查。〔责任单位:信息技术中心、学校办公室、基本建设管理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采购与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审计处、教务处、工会〕

32.支持新技术学院建设与发展。加大对新技术学院的投入,着力改善新技术学院办学条件,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继续统筹和支持新技术学院招生工作,积极申报专升本招生点,争取专科招生取得新成效;大力支持新技术学院深化改革,推动新技术学院在内部管理、内涵建设、学生教育与管理等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责任单位:新技术学院、学校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教务处、人事处、招生就业工作处、基本建设管理处、后勤保障办公室、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1].“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即:坚守安全稳定这一工作底线,坚持“两个深入”(深入寝室、深入课堂)基本工作方法,优化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等三支队伍,强化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四项建设,提升学生事务信息化、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国防教育、学生宿舍管理服务等五项服务水平。

关闭

Copyright 2016 湖北工程学院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