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工党字〔2019〕1号
关于印发《湖北工程学院2019年度工作要点》的
通 知
新技术学院党委,各党总支、校内各单位:
《湖北工程学院2019年度工作要点》已经校党委一届十三次全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学校目标管理工作的要求,组织本单位教职工认真学习,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工作计划,努力开创2019年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中共湖北工程学院委员会 湖北工程学院
2019年3月13日
湖北工程学院2019年工作要点
2019年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申报冲刺之年,也是学校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应用型发展的攻坚之年。新的一年,学校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确保跻身湖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行列,推动学校各项改革工作,全面实施服务孝感行动计划,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加快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奋力谱写国内应用型一流大学建设发展新篇章。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召开湖北工程学院第二次党代会。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向纵深发展。全面贯彻落实《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修订《湖北工程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规则》,加强教学学院党组织中心组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创新理论学习方式方法和平台载体,推进教职工理论学习观摩交流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规范落实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等会议议事决策制度,规范落实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问题整改工作,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支部书记,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健全完善学校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学院党组织和师生党支部制度,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健全意识形态和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月报制度,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研判。〔责任单位:主体办、组织部、宣传部(网信办)、学校办公室、纪委办公室(监察处)、信息技术中心〕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年轻干部使用和培养,实施干部任期制,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信心和活力。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从严管理干部,有效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档案审查、出国(境)证件管理等制度。优化教学学院领导班子人员配备,加强中层单位领导班子履职尽责管理,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责任单位:组织部、人事处)
3.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通过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开展专项考核,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以“十进十建”“五进五融入”活动为抓手,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推动纪律规矩入脑入心。聚焦日常监督和政治监督,提升中层单位党组织运用“四种形态”的规范化水平,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肃查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师生反映强烈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执纪审查工作流程,不断提升执纪审查工作质量。持续深化“三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的监督作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责任单位:主体办、纪委办公室(监察处)、组织部〕
4.做好统战群团工作。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增强师生统战意识,完善统战工作制度,健全统战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发挥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的作用。加强工会、共青团、关工委、科协、学生会等组织建设。(责任单位:统战部、工会、团委、关工委、科协)
二、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5.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不动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全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统领人才培养工作。召开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和不足,出台学校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应用型一流人才培养。(责任单位:教务处、各教学学院)
6.建设一流专业。严格落实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及时修订课程大纲。力争新增国家卓越计划、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力争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实现突破。争取获批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项以上,积极争取省级应用型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推进应用型一流专业建设。优化完善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打造本科教育品牌;推进校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打造校级一流专业。申报1~2个新兴产业经济形态急需的新工科、新文科应用型专业;对非应用型专业和志愿率偏低、就业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的专业实行减招、限招、停招;支持教学学院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理念,对传统专业改造升级;通过倒逼机制,优化专业结构。继续支持建筑学等工科专业开展专业评估(认证),启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认证,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责任单位: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信息技术中心,招生就业工作处,各教学学院〕
7.建设一流课程。深化课程建设教授负责制,充分发挥负责人在一流课程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继续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重点打造特色类、教育类课程,新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争取新增UOOC联盟课程3门,向中国大学MOOC推荐2~3门,争取1~2门课程入围国家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打造学校明星慕课,推动混同金课、线下金课、社会实践金课建设。优化通识慕课课程体系,利用各种优质在线开放课程100门,丰富学校课程资源。〔责任单位: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各教学学院〕
8.加强课程教学建设。增强教师课程建设责任意识,严格课堂教学纪律,规范课堂教学管理,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觉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照学校教学违纪处理办法,严肃处理教学违纪行为。严格学生课堂纪律要求,强化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考核,规范学生成绩评定和比例构成。规范教材选用制度,确保教材选用价值导向正确、内容体系科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相匹配。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培训和建设。〔责任单位: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各教学学院〕
9.建设一流教学模式。推进通识课改革,实施思政课综合改革,推进《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大学语文》多师协同等教学改革,创新举措,推进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化改革。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组建智慧教学团队,强化微助教、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广泛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和案例式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加大智慧教室、智慧报告厅建设力度。〔责任单位: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信息技术中心、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各教学学院〕
10.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大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力度,扩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建成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和示范基地,强化“集中实习、基地实习、带队实习”,落实好“我选湖北、立业孝感”专项计划;推进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提高应用型比例,落实指导教师责任制;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争取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50项。继续实施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开阔学生国际视野。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加大创业学院(孝感市创业大学)建设力度,推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推进线上线下混同教学,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落实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校级立项100项,力争获批省级以上项目80项。〔责任单位: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团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招生就业工作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各教学学院〕
11.建设一流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适应专业质量国家标准、一流专业建设和专业认证的要求,优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形成闭环的质量监控体系。引进第三方评估,开展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建设,做好教育部对我校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的评估工作。积极落实干部听课制度,进一步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坚持和完善教学信息通报制度,充分发挥校院两级督导委员会的监督与指导作用。完成2019年度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填报,编制年度教学质量报告。推进语言文字达标争优建设工作。〔责任单位: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各教学学院〕
12.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和教材建设。围绕应用型、产教融合、卓越计划、新工(农、文)科、专业认证、课堂革命、教育信息化等重点开展研究,校级教学改革研究立项60项,争取省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2项。鼓励开发校本特色教材、校企合作开发教材,自编教材立项5部;积极争取校外高水平教材立项建设,出版教材6部。〔责任单位: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各教学学院〕
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做好学科科研和申硕工作
13.加强一流学科建设。贯彻实施《湖北工程学院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积极争取省市政策及经费支持,加强我校“双一流”建设。加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校级优势特色学科群。着力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创新人才团队建设计划、科研平台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积极争取学科建设经费,力争达到1000万以上,做好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工作。支持各学院(平台)积极承办(举办)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多渠道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支持各学院(平台)相关教师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责任单位:学科办(申硕办、研究生工作处)、科技处、发展规划处、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14.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继续实施湖北省“高校研究生联合学位计划”,进一步拓展合作渠道和培养形式,实现联合培养研究生60人以上,新增重点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10人以上;积极推进“五双”教育模式改革,开展高水平学位论文培育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加强我校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湖北省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责任单位:学科办(申硕办、研究生工作处)、科技处、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15.加强科技工作。适时召开学校科技工作会议,引导全校各中层单位、教职工积极争取项目、经费和成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部各项科技创新政策,进一步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各单位广大教职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绩效、贡献、质量、品牌为导向的创新文化,坚持以创新项目为牵引释放科技新动能,培育产出重大项目、重大成果、重大奖项和高水平论文。力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发表高质量论文200篇以上,授权专利200项,各类项目经费4000万元以上。对中层单位和省级平台重点考核人均创新绩效,对照申硕指标分配科研任务;重在考核标志性、代表性的项目和成果。加强重点平台和重点团队建设。支持科研项目负责人自主组建科研团队。探索学科(科研)平台管理体制机制,支持省级重点平台产出高水平成果;支持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争创国家级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支持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争创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责任单位:科技处、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16.全力打赢申硕攻坚战。据《2018—2020年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方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标学位授权基本条件,聚全校之力,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统筹推进学位点建设,精准施策,补齐短板,确保学校2019年各项数据达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要求,为决胜2020年申硕目标提供充分保障。〔责任单位:学科办(申硕办、研究生工作处)、科技处、人事处、财务处、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四、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17.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加快实施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和“互联网+中国制造 2025”试点院校项目,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应用型发展。优化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员结构,吸纳行业专家;整体推进教学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保证地方、行业、企业委员的数量。支持智能制造学院、宇电学院建设,探索建立建筑产业学院,推动校企共建行业特色学院。积极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大力支持“软件工程特色班”“工程管理定制班”等特色项目。与孝感市联合开展定向师范生培养。(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教务处、基本建设管理处)
18.深入推进服务孝感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十三五”期间孝感市直三区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水平成果研发转化、重大问题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完善校地高层、行业部门、市县、校内协同“四个协同”机制,拓宽校企合作平台。设立服务孝感工作专项经费,支持在服务孝感工作中形成的品牌及优秀团队建设。推进落实2019年服务孝感行动计划。协助做好“孝感市·湖北工程学院产教融合领导小组”各项工作,筹建孝感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服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大精准扶贫力度,确保对口帮扶村“脱贫出列”。〔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科技处、教务处、组织部、校友工作办公室(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各教学学院〕
19.做好“孝”这篇大文章。依托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和湖北当代孝文化研究院,进一步凝练孝文化研究与传承特色,推动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办好“中华孝文化研究”教育部名栏,迎接教育部终期验收。多种形式开展孝德教育,融孝德教育于思政教育体系,打造中华孝文化大讲堂,在多彩活动中践行孝文化。深入推进孝廉文化建设,擦亮校园孝文化品牌,为孝感市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提供智力支撑和文化引领。深入挖掘孝文化的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孝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学校特色发展战略提供支撑。〔责任单位:宣传部、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学报编辑部〕
五、以强化人才强校战略为关键,努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20.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多措并举,校院合力,主动作为,不断提高人才引进数量和质量,确保新增博士56人以上,力争新增“楚天学者”2名、“彩虹学者”“澴川学者”3~5人、兼职(客座、名誉)教授5~8人,聘请高水平外籍教师4名,力争湖北省“百人计划”实现突破。扎实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工程”,积极促成在外读博教师毕业回校工作;选送10名左右中青年教师参加出国外语培训和出国访学进修。进一步完善助教岗位培养制度,落实落细助教培养各环节。〔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各教学学院〕
21.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标准和建设办法,力争引进“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不低于10%。组织50名左右中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工程和社会实践、挂职锻炼。聘请30名左右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行业背景的人员来校任教。〔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科技处,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22.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人才服务工作,稳定高层次人才队伍,营造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修订完善职称评审条件,做好2019年度各类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修订专业技术岗位晋级申报条件及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设置与人员选聘办法,做好2018年度岗位认定工作。出台人事代理人员管理办法、转岗管理办法。〔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人才服务工作办公室),科技处,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23.加强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典型宣传,组织开展“第三届师德标兵”评选。健全教师荣誉荣休制度。贯彻《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师德投诉举报平台的监督作用,引导教师恪守学术诚信,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宣传部,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工会,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六、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24.强化思想引领。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出台学校关于加强“五个思政”、健全十大育人体系的指导意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好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把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探索思政课专任教师联系教学学院制度。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施“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养计划”“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学生管理系统和学生思想动态信息调研平台建设,及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支持师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立若干研究会或社团。组织社科平台开展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调研,推出一批实在管用的研究成果。召开湖北工程学院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责任单位: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科技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25.强化实践育人。开展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拓展“青春与感恩同行”活动内涵,创新志愿服务内容,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实施“大学生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创建,健全文明校园志愿服务机制,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加强国防教育,组织好学生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完成征兵任务,规范落实退伍返校学生各项政策。〔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教务处、后勤保障办公室、团委、文明办〕
26.提升学生管理与服务水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夯实教学学院学生管理和服务的主体地位。持续加强辅导员能力建设,完善成长档案,优化队伍结构,支持辅导员报考博士学位专项计划。做好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加强学生学业管理,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培育优良学风。积极开展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完善精准资助管理服务体系,强化资助育人效果。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构建综合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心理育人功能。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责任单位: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团委、国际教育学院〕
27.做好招生及就业工作。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创新招生宣传方式,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努力实现2019年招收各类新生5500人,其中校本部4000人(含国际合作生100人)、新技术学院1500人。加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积极争取各级各类培训项目,开展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1500人次以上。健全就业创业全过程服务体系,支持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确保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责任单位:招生就业工作处、新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院)〕
七、加快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28.提升保障能力。2019年校园基本建设任务重、体量大,学校资金压力仍然较大。学校将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和各类专项资金,全年争取筹措办学经费4.36亿元。保障各类支出,用好高等教育专项债券和各类专项资金。防范财务风险,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工程实验实训中心”,使用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花大气力改善学生生活条件,继续推进“学生宿舍3年改造计划(2018~2020)”,启动新建10栋学生公寓项目和14栋旧学生宿舍公寓化改造项目的立项和报建工作。改善水电设施设备条件,分两期推进电力增容工作,逐步完成宿舍空调安装,推动老校区井水改自来水工作。完成东、西区学生宿舍和同大部分宿舍智能控电系统的改造。实施学生宿舍“开水上楼层、热水进寝室”改造。完成年度校园维修计划。加强资产绩效评价。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新增馆藏图书 3 万册,订购数据库 9~12 个、期刊 1000 种以上;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推广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效能。(责任单位:财务处、信息技术中心、基本建设管理处、后勤保障办公室、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采购与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图书馆)
29.落实福利待遇。按政策落实教职工(工会会员)各项福利待遇。稳步推进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做好老干部工作,落实离退休教职工各项待遇,继续做好高龄、多病、空巢等特殊群体老同志的帮扶工作。做好困难教职工的慰问工作。力争博雅苑办证工作取得突破。(责任单位:工会、人事处、财务处、离退休工作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30.畅通信息沟通。继续开展校领导接待日,及时回应师生诉求。切实发挥校院两级教代会作用,通过提案征集、立案、督办、落实、回复等工作,畅通民意,凝聚民心。做好信访工作。(责任单位:学校办公室、工会)
31.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不断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努力维护学校政治安全、校园安全和师生安全。优化校园监控系统,建立完善校园安全防范机制。开展规范校园行车停车等专项整治。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突能力。〔责任单位:保卫处、学校办公室、宣传部(网信办)、信息技术中心〕
八、深化学校治理体系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活力
32.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开展学校章程执行情况核查。筹备成立学校理事会。加快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围绕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推进两级教代会建设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学校主体地位和学院实体地位,激发教学学院的办学活力。注重目标管理结果导向,完善以目标责任为基础、以服务对象为主体、以应用型核心指标为重点的指标体系。(责任单位:学校办公室、发展规划处、科技处、工会、各教学学院、各科研平台)
33.推进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教职工岗位管理,建立岗位明确、职责清晰、评价公正、奖惩分明的岗位管理制度。强化各类人员履职管理与考核,完善绩效工资与考核评价相结合的分配体制。启动校园后勤保障社会化试点工作。规范各类奖励、补贴发放工作。〔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组织部,科技处,后勤保障办公室,保卫处,财务处〕
34.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校园网和网络安全建设,打造无线校园,落实校园网IPv6接入访问。优化网上办公流程。加强综合档案室建设,促进学校档案管理提档升级。启动 “基建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设。强化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根据学科专业布局,提高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前瞻性,提高大型精密仪器使用效率。继续做好招标采购工作。加强招标采购、基建及修缮工程的审计监督工作,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层单位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工作,适时开展重要经济领域或特定事项专项审计调查。集并职能,探索建立师生服务中心。建立“互联网+”服务教职员工工作体系,建设“智慧工会管理平台”。〔责任单位:信息技术中心、学校办公室、基本建设管理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采购与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审计处、学生工作部(处)、工会〕
35.加强校友会、基金会建设。围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校友工作方式方法。成立1~2个地方校友会。加强校友会数据库平台建设。助力孝感市招商引资。多渠道募集资金,设立校友创业基金、学生重大疾病救助基金等资助项目,争取校友及社会捐赠200万元以上。〔责任单位:校友工作办公室(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
36.支持新技术学院建设应用型高校。进一步推动新技术学院转型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促进特色发展,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办学投入,加快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和支持新技术学院招生工作,力争招生规模实现新突破。(责任单位:新技术学院、学校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教务处、人事处、招生就业工作处、基本建设管理处、后勤保障办公室、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中共湖北工程学院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 3月 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