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型工程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湖北工程学院第一届五次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来源:工会  发布日期:2019-02-19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一)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入推进。完成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并启动实施。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获批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80个,其中国家级27个。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华晟今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集团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智能制造学院建设有序推进;计算机学院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依托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开设“软件工程班”;土木工程学院与中天建设集团联合开设“工程管理定制班”。建筑学院与湖北城建职业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项目继续招生,“3+2”本科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持续推进,首届20名学生进入土木工程专业学习。落实“我选湖北、立业孝感”计划,1268名学生参加实习实训。与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美国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达成合作协议,11名学生赴美国高校开展“海外游学”。

本科教学工程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教育与心理学院《生活心理学》课程获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深化荆楚卓越计划“协同育人”项目建设,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土木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专业分获2017、2018年度荆楚卓越协同育人计划项目。荣获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省重点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自编教材立项6部,奖励资助教材2部。通识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化改革全面启动,在线课程、雨课堂、微助教等智慧教学平台或工具,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

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进一步加强。强化“两个负责制”的责任管理,完成专业首席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聘期考核。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与新媒体2个本科专业。新建6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全校在线开放课程达25门。

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考研上线率19.51%,录取率14.23%。学校成功承办了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华南区选拔赛,来自全国7个省区、100所高校的1500余名师生参加,学校获得组织贡献奖。在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计算机学院学生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创历年参赛成绩之新高,连续三届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在全国数学竞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第八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师范专业大学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获省级以上学科(技能)竞赛奖项483项,其中国家级66项。

新技术学院发展取得新成效。继续加大对新技术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支持力度,新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转型发展、校企合作逐步深入;专科首次面向外省招生,录取人数实现增长,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学生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一系一特色”及“同进”工程深入推进。

(二)学科建设和申硕工作扎实推进

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出台《湖北工程学院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试行)》,编制完成19个一级学科建设方案。积极推动孝感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学校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实施方案。围绕6个特色方向,继续开展“新型生物质基材料”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的建设工作。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学术沙龙,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活动,为科研人员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成功举办“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2018年无机化学学术年会暨无机材料论坛”、第十六届湖北省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学术论坛。实施“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项目2项。争取各类学科建设专项资金996万元。

申硕和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稳步推进。积极申报湖北省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教师中新增兼职硕士生导师37名。超额完成湖北省高校研究生联合学位计划,在校研究生培养人数达到57人。积极开展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湖北大洋塑胶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通过省教育厅绩效考核。继续实施高水平硕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在校研究生发表论文31篇。

(三)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取得新进展

科研工作成绩显著。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质量稳步提升,项目经费4367万元;获批国家基金、教育部基金、湖北省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获批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获省市科研成果奖3项。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SCI收录110篇、CSSCI论文40篇,出版学术著作41部,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省协同创新中心各发表1篇影响因子超过13的1区论文,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1篇学术论文入选2017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科研质量全国高校排行显著提升。获批授权专利237项,荣获孝感市国家发明专利奖和资助164项,奖励和资助180.8万元,成果转化全国高校排行显著提升。两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获批湖北省科技创新重大项目2项,经费400万元。学校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经费在同类高校名列前茅。学报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A刊,“中华孝文化研究”专栏被评为第十届湖北期刊特色栏目。

服务孝感行动计划取得新成效。出台《湖北工程学院支持服务孝感行动计划团队建设实施办法》,搭建“服务孝感湖工行”微信公众号。积极开展服务市直三区及县域经济等十大专项,全面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项目147余项,合作经费2000多万元。已为湖北中一科技等孝感高新技术企业解决了一批生产技术难题,开发了一些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新产品。全年举办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9期,累计培训445人次。与市委宣传部共同承办孝感市城市动漫形象设计大赛,启动大型音乐剧《孝·感天地》创演工作。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孝感市农旅融合示范建设导则》,促进农旅融合示范建设。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参编的《家风、政风、民风——荆楚文化与公民伦理道德礼仪规范》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完成《孝感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荣获孝感市委优秀调研成果奖。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组织师生参与孝感市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有力推动了市森林普查及数据库系统建设工作。持续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学校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评为“全省驻村扶贫工作突出支持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直驻村扶贫优胜单位”,1名工作队员荣立孝感市脱贫攻坚三等功。成功承办2018中华孝文化旅游节俄罗斯文化周、中华孝文化高峰论坛和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第四届年会暨高峰论坛。成立湖北当代孝文化研究院。

(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新提高

高端人才引进与师资培养稳步推进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和人才服务工作办公室,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水平。获批“湖北名师工作室”1个,新增省政府专项津贴获得者1人。全年引进博士学位教师24人,引进“双师双能型”教师8人,外聘15名“双师双能型”教师来校授课。组织14名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8名被录取;选送7名博士教师到国内外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工作,选派25名教师到国内外访学、进修、培训,选派10名教师到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区、农村参加工程实践、挂职锻炼,组织13名青年教师参与助教岗位培养,2名教师到华中师范大学参加“国培计划”项目专题培训。青年教师在湖北省首届移动教学大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8项。

职称评审制度进一步完善。修订完善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严格程序标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完成了职称评审工作。全年晋升高级职称38人,其中正高11人,专业技术岗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完成2017年度岗位认定工作。

(五)学生工作取得新成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学校被评为“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10名教师获评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名师示范课堂”。围绕“育人三部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作,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青春与感恩同行”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工作,牢牢把握网络主阵地。启动共青团改革工作,打造“网上共青团”,强化共青团服务青年学生职能。学校成功入驻团中央新媒体矩阵,成为团中央学校部“菁英计划”新媒体线上培训单位。团委微信、微博稳定居于全省高校新媒体排行榜榜首。圆满召开湖北工程学院第一次学生代表大会。扎实开展“青马工程”,涌现出一批“春晖学子”等先进典型。政法学院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团支部获评2017年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关工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关工委组织的孝行月活动,5位老同志荣获“五老志愿者”称号。

学生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推进学生工作深入课堂、深入宿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坚持班主任周日点评、交心谈心、学风检查通报、联系家长等制度,不断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宿舍管理服务水平,继续实施网格化服务。坚持实施“辅导员成长工程”,实施辅导员专项激励政策,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心理育人、资助育人取得实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达标中心检查验收,学校参加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举办的“助学、筑梦、铸人”活动并荣获优秀组织奖。圆满完成征兵任务,学校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2015—2017年度“湖北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省征兵办评为“湖北省征兵突出成效单位”。

招生与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圆满完成。2018年招收各类学生4052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学生3841人,留学生和国际合作培养学生107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04人。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54%。加强大学生创业课程教学和教育培训,全年开展SYB创业培训1427人次。新注册创业项目41个,10个在校生项目获得湖北省大学生创业项目扶持资金。在湖北省首届“我梦见-楚天创客”大赛中,我校2个项目获得楚天创客最佳设计奖,6个项目获得楚天创客优秀创意奖。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获评第四届“长江学子”创业奖。学校在中国公办大学创业竞争力排行榜500强中位居第435位。

社会实践和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大力开展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团委荣获湖北省2018年“三下乡”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支团队荣获湖北省2018年“三下乡”优秀团队。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以春晖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为主阵地,丰富第二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成功承办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华南区选拔赛;音乐学院教师作品《恩施故乡》获得省政府表彰;美术学院学生荣获第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展览会暨第四届“楚天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体育学院学生荣获第七届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六)管理与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办学治校能力不断提升。推进《湖北工程学院章程》实施,开展《章程》执行情况核查。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中期评估。创新党建考核方式,推行全面从严治党三项考核(基层党建工作考核、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注重目标管理结果导向,以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不断优化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财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完善学校经费收入结构,全年筹措办学经费xx亿元,保障了学校各项支出,获批省政府高等教育债券资金4000万元,全年争取中央财政、“双一流”综合奖补、支持企业和地方科技发展等专项资金2370万元。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推进预算绩效评价,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认真执行财政财经法规,严肃财经纪律,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完成工程结算审计,完成采购审计90批次,零星维修工程结算审计13批次;开展了15个中层单位经费使用情况审计。

基建和资产管理工作有序推进。工程实习实训中心初步设计方案已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美术楼完成立项和报建手续,通过努力两项工程共节省规费支出150万元。持续推动电力增容工作,完成东区学生宿舍电力增容设备采购和安装。对20套引进人才住房进行了修缮,全年维修任务全面完成。加强招标与采购工作,完成教学、科研项目及其他经费政府采购计划项目222项,签订合同资金5446万元,节约资金683万元。完成教育与心理学院等单位搬迁工作,开展了办公用房专项清查和教职工住房的清查清收工作。

学校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工作不断推进。推动智慧校园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应用,加快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不断提升数字文献保障能力,10万余册,图书馆获评“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完成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升级工作,进一步扩展校园“一卡通”应用功能,完善了OA协同办公机制,及时处置了网络安全漏洞或黑链,落实了网络安全责任制。

后勤保障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改善师生住宿、饮食及水电设施条件,完成了部分老旧学生宿舍维修和同大8栋学生宿舍饮水洗浴条件改善工作。按照“明厨亮灶”的要求,推进食堂标准化建设,增设清真窗口,满足师生多样化需求。完善后勤岗位服务标准化建设,坚持开展“三百”活动,提升宿舍服务水平,1名宿管员被湖北省高校后勤服务中心评为“最美公寓人”。积极推进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举办了第八届菊展,美丽校园建设稳步推进。

(七)和谐、平安校园建设取得新进展

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进一步加强。成功召开一届四次教代会。落实完成了一届四次教代会提案办理工作,16件重点提案的回复率、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教学学院二级教代会实现全覆盖,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取得新成效。继续开展“校领导”接待日活动,及时回应师生诉求,及时解决师生关切的困难和问题。

民生工程不断推进。不断完善学生奖、助、贷、勤、补、减、免等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全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705.5万元,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245.8万元,惠及学生1万余人次。按照上级要求,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参保工作,按新标准对离退休人员退休金进行了调整。按上级规定的缴费基数,对在职人员社保全部进行了调整。按照调整后的基数,对离退休人员医保全部进行了调整。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坚持实施教职工健康体检制度,为女教职工购买了“安康团体保险”。按政策落实了教职工各项福利待遇,开展了困难教职工帮扶工作,全年帮扶困难教职工73人。加强与市直学校的沟通协调,帮助72名教职工子女就读市实小、市文昌中学。

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建设成效显著。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及时排查校园安全隐患,开展了校园车辆乱停乱靠、大功率摩托车超载超速行驶等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防火灭火实操与应急逃生演练活动,完善了校园门禁管理系统,专设了人行通道,实行校门夜间关闭和出入登记管理制度。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队伍建设,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校园文明巡查、道德讲座讲堂等系列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大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校友工作进一步加强。成立了贵州校友会、东莞校友会、建筑学院校友会,举行了市直校友会换届大会。以建校75周年为契机,开展了“我爱母校”系列活动。积极推动“资智回孝”工作,促成湖北惠晟教育集团与孝感国家高新区合作项目投资4.5亿。全年校友协议捐赠289万元。

(八)党建工作不断深入

党的建设深入推进。通过校院两级中心组、支部主题党日、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等多种形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年党委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10次。党委书记带头主讲“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全体校领导带头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现了师生全覆盖。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和网络安全月报制,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和网络安全专项督查7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加强组织建设,制定了《党总支(分党委)委员会会议制度》和《关于加强新时代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实施办法》。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抓手,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加强统战工作,重视统战成员思想引领,健全完善了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加强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公开选拔、轮岗交流力度,全年公开选拔10名处级干部,选拔(认定)88名科级干部。先后接受省委第十巡视组、第三巡视组对我校巡视整改工作的督查督办,我校十届省委巡视整改任务全面完成。

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聚焦压力传导,进一步夯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校党委与各中层单位党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强“节点”提醒教育,严格落实婚丧喜庆事宜事前报备、事后报告制度,组织了严禁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集体提醒谈话活动。深化廉政教育,开展了第19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强化日常监督,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调研和精准扶贫领域专项检查等活动。严格落实省纪委关于“十进十建”活动部署要求,坚持“五进、五融入”同步推进。开展学习贯彻《监察法》、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培训。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受理来信来访来电,全年共受理信访件18件,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全年共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4人次,其中谈话函询2人次、提醒谈话1人次、批评教育8人次、诫勉谈话3人次;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人次。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们取得的所有成绩,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校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当前面临的困难和不足依然较多:一是学校应用型转型任重道远,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有待提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二是人才队伍整体水平还不够高,高端拔尖人才、“双师双能”型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及仍然较为缺乏;三是办学资源调配不够均衡,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统筹协调不够的现象;四是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的能力与水平还不能很好适应新型工程大学建设发展需要,教职工的忧患意识和担当精神有待进一步增强,党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工作重点

2019年是实现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是申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申报冲刺之年,是学校继续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协同发展、应用型发展的攻坚之年。新的一年,学校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四个着力”“四个切实”殷殷嘱托,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践行“九个坚持”、落实“六个下功夫”,结合“十三五”规划目标和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突破口,确保跻身湖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高校行列,推动学校各项改革工作,全面实施服务孝感行动计划,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快应用型大学建设步伐,奋力谱写国内应用型一流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

凝聚应用型人才培养广泛共识。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统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贯彻落实全国及全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新时代高教40条”、“六卓越一拔尖”2.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育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适时召开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和不足,出台学校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的实施办法,直面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主要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补齐短板,推动学校应用型一流人才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一流专业。高标准执行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一规范一重点一配套”:规范执行,落实实践教学,修订课程大纲。力争国家卓越计划2.0、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建设再上台阶,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实现突破。加强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省级科教学工程建设,争取获批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6项以上,积极争取省级应用型一流专业建设项目,强力推进应用型一流专业建设。坚持和优化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打造本科教育品牌;推进校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打造校级一流专业。申报1-2个新兴产业经济形态急需的新工科、新文科应用型专业;对非应用型专业和志愿率偏低、就业质量不高、专业吸引力不强的专业实行减招、限招、停招;支持教学学院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理念,对传统专业改造升级;通过倒逼机制,扩大应用型专业比例,优化专业结构。

建设一流课程。深化课程建设教授负责制,充分发挥负责人在一流课程建设中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要求,修订完善课堂教学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规定,严管、严抓教学秩序,推动课堂革命。重点打造特色类、教育类课程,新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争取新增UOOC上线课程3门,向中国大学MOOC推荐2~3门,争取1~2门课程入围“双万计划”,打造学校明星MOOC,扩大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影响力。利用各种优质在线开放课程100门,丰富学校课程资源。

建设一流教学。大力推进通识课改革,实施思政课综合改革,推进《高等数学》分层教学、《大学语文》多师协同等教学改革,创新举措,推进《大学体育》俱乐部化改革。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组建智慧教学团队,强化对微助教、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指导;广泛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案例式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坚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和核心要素的理念,引导教师淘汰“水课”,打造线下、线上、混同、虚拟仿真实验、实践等五大“金课”。加大智慧教室、智慧报告厅建设力度。

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加大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力度,扩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比例;建成一批实践教学基地和示范基地,强化“集中实习、基地实习、带队实习”,落实好“我选湖北、立业孝感”专项计划;推进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提高应用型比例,落实指导教师责任制;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加大“互联网+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支持力度,争取省级金奖,争取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350项以上。继续实施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开阔学生国际视野。进一步理顺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和管理机制,加大创业学院(孝感市创业大学)建设力度,推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全面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大力推进课程线上线下混同教学,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落实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崇尚劳动,鼓励创造。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校级立项100项,获批省级及以上80项。

建设一流教学质量保证体系。适应专业质量国家标准、一流专业建设和专业认证的要求,优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形成闭环的质量监控体系。引进第三方评估,开展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继续支持建筑学等工科专业开展专业评估(认证),启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院技术、生物工程、土木工程等工科专业认证工作,推进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建设,做好教育部对我校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的评估工作。积极落实干部听课制度,进一步深化教学中心地位。坚持和完善教学信息通报制度,充分发挥校院两级督导委员会的监督与指导作用。高质量完成2019年度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填报,编制年度教学质量报告。

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和教材建设。围绕应用型、产教融合、卓越计划、新工(农、文)科、专业认证、课堂革命、教育信息化等重点开展研究,校级教学改革研究立项60项,争取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12项。鼓励开发校本特色教材、校企合作开发教材,自编教材立项5部;积极争取校外高水平教材立项建设,出版教材6部。

(二)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做好学科科研和申硕工作

加强一流学科建设。贯彻实施《湖北工程学院国内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积极争取省教育厅、孝感市政策及经费支持,加强我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校级优势特色学科群。着力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创新人才团队建设计划、科研平台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和重大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向上争取学科建设专项经费1000万以上,做好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工作。

全力打赢申硕攻坚战2019年市决胜申硕关键之年,只有优质高效完成各项内容指标,才能决战2020。要依据《2018—2020年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方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对标《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试行)》,聚全校之力,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大力改进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加强统筹,在人、财、物、资源整合方面,确保学校2019年各项数据达到硕士授予单位申报要求,为决胜2020年申硕目标提供充分保障。

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继续实施湖北省“高校研究生联合学位计划”,积极开展与湖北大学等高校全程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实现联合培养研究生60人以上,新增重点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10人以上;积极推进“五双”教育模式改革,开展高水平学位论文培育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鼓励各学院(平台)积极承办(举办)高水平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多渠道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支持各学院(平台)相关教师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报告。加强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

加强科技工作。树立全校各个部门、各个教职工积极争取项目、经费、成果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部各项科技创新政策,特别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127号)》精神,进一步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各单位广大教工从实际出发干事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形成担当作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营造绩效、贡献、质量、品牌为导向的创新文化,坚持创新项目为牵引释放新动能,培育产出重大项目、重大成果、重大奖项和高水平论文。力争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发表高质量论文200篇以上,专利200项,各类项目经费4000万以上。坚持有为才有位,加强重点平台和重点团队建设。支持科研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需要,按规定自主组建科研团队。省协同创新中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应引领产出高水平成果;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争创国家级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争创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行重点亮点年度报告备案制。重在考核标志、代表性的省部级项目、奖项、高质量成果、高水平论文和成果转化。对二级单位和省级平台重点考核人均创新绩效,对照申硕指标分配科研任务。

(三)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出台学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应用型发展指导意见。加大力度实施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和“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试点院校等项目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深化应用型发展。优化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吸纳行业专家;整体推进教学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保证地方、行业、企业委员的数量。支持智能制造学院、宇电学院建设,探索建立建筑产业学院,推动校企共建行业特色学院。积极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大力支持“软件工程特色班”“工程管理定制班”等特色项目。与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定向免费师范生培养。

深入推进服务孝感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十三五”期间孝感市直三区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战略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水平成果研发转化、重大问题决策咨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完善校地高层、行业部门、市县、校内协同“四个协同”机制,拓宽校企合作平台。建立高效的项目(团队)运行奖励机制,设立服务孝感工作专项经费,奖励在服务孝感工作中形成的经典品牌以及优秀团队(个人)。推进落实2019年服务孝感行动计划。成立孝感市·湖北工程学院产教融合领导小组及孝感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积极服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大精准扶贫攻坚力度,做好对口帮扶村“脱贫出列”。

做好“孝”这篇大文章。依托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和湖北当代孝文化研究院,围绕推动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凝练孝文化研究与传承特色。办好“中华孝文化研究”教育部名栏,迎接教育部社科司终期验收。多种形式开展孝德教育,融孝德教育于思政教育体系,打造中华孝文化大讲堂,在多彩活动中践行孝文化,深入推进孝廉政文化建设,擦亮校园孝文化品牌。积极参与孝感市“孝文化名城”建设。通过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进一步挖掘中华孝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孝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支撑。

(四)以强化人才强校战略为关键,努力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引进待遇,充分发挥校院两级主动性,主动出击,提高人才引进数量和质量,力争新增博士45人以上,新增“楚天学者”2名以上,“彩虹学者”“澴川学者”3~5人,新增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名誉教授5~8人,聘请高质量外籍教师4名,力争湖北省“百人计划”有突破。扎实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骨干教师海外培训工程”,积极动员和促成在外读博教师毕业回校工作;选送10名左右中青年教师参加出国外语培训和出国访学进修。进一步完善助教岗位培养制度,落实落细助教培养各环节。

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出台“双师双能型”教师认定标准和建设办法。加大“双师双能型”教师专项公开招聘力度,力争引进“双师双能型”教师不低于招聘人数的10%;组织50名左右中青年教师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参加工程实践和挂职锻炼;积极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联系,聘请30名左右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行业背景的人员来校任教。

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人才服务工作,稳定高层次人才队伍,营造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认真分析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修订完善职称评审条件,认真做好2019年度各类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修订印发《湖北工程学院专业技术岗位晋级申报条件》《专业技术三级岗位设置与人员选聘管理办法》,做好2018年度岗位认定工作。出台《湖北工程学院人事代理人员管理暂行办法》《转岗管理暂行办法》。

加强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学习贯彻《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师德典型宣传,组织开展“第三届师德标兵”评选。健全教师荣誉荣休制度。贯彻《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师德投诉举报平台的监督作用,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度。

(五)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强化思想引领。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出台学校关于加强“五个思政”、健全十大育人体系的指导意见。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把思政课教学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索思政课专任教师联系教学学院制度。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施“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养计划”“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校级项目建设。积极创建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重点马克思主义学科。推进学生管理系统和学生思想动态信息调研平台建设,及时准确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支持师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成立若干师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或社团。组织哲学社会科学平台开展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调研,推出一批实在管用的研究成果。推进“网上共青团”建设,召开湖北工程学院第一次团员代表大会。

强化实践育人。继续实施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开展师生走大悟等红色土地、实施“启梦行动”活动,弘扬红色文化。拓展“青春与感恩同行”系列活动内涵。创新志愿者服务内容,提升和遴选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创建文明校园校园,实施“大学生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细胞建设,健全大学生文明校园志愿服务活动机制,营造立德树人的良好育人氛围。加强国防教育,组织好学生军训和军事理论课教学工作,完成征兵工作,规范落实退伍返校学生的各项政策。

提升学生管理与服务水平。夯实教学学院学生管理和服务的核心主体地位。持续加强辅导员能力建设,完善辅导员成长档案,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支持辅导员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博士学位。做好班主任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精心培养和组织一支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队伍,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引导学生投入精力,养成良好学风;加强学生学业管理,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积极开展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完善精准资助管理服务体系,强化资助育人效果。大力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努力拓展心理健康工作领域,构建心理健康综合服务体系,切实增强心理育人功能。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

做好招生及就业工作。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创新招生宣传方式,加大招生宣传工作力度,努力实现2019年招收各类新生5500人,其中校本部4000人(含国际合作生100人)、新技术学院1500人。积极稳妥开展成人教育工作,完成学历教育招生100人以上任务。积极争取各类国家省市财政支持的培训项目,开展各类职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1500人次以上。健全就业创业全过程服务体系,支持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确保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六)加快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提升保障能力。2019年基建任务重、体量大,学校资金压力仍然较大。学校将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积极争取财政拨款和各类专项资金,各部门各学院要积极争取各类经费,加大收费力度,实现校园一卡通聚合支付,全年争取筹措办学经费4.5亿元。保障各类支出,用好高等教育专项债券和各类专项资金。防范财务风险,促进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大力实施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项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实验实训中心”,确保能使用三部委专项资金。花大气力改善学生生活条件,继续推进“学生宿舍3年改造计划(2018-2020)”,启动新建10栋学生公寓项目和14栋旧学生宿舍公寓化改造项目的立项和建设工作。改善水电设施设备的条件,分两期推进电力增容工作,逐步完成宿舍空调安装,推动老校区井水改自来水。完成东、西区学生宿舍和同大部分宿舍智能控电系统的改造。大力推动学生宿舍“开水上楼层,热水进寝室”的改造升级。完成年度校园维修计划。加强资产绩效评价机制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工作。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新增馆藏图书3万册,订购数据库9至12个、期刊1000余种以上;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推广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效能。

落实福利待遇。按政策落实教职工(工会会员)各项福利待遇。落实个税新政,稳步推进工资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养老保险参保工作。落实离退休教职工各项待遇,完善高龄、多病、空巢等特殊群体老同志的帮扶机制,做好老干部工作。做好困难教职工的慰问工作。持续推动博雅苑办证工作,力争取得突破。

畅通信息沟通。继续开展校领导接待日,及时回应师生诉求。切实发展校院两级教代会作用,通过提案征集、立项、督办、落实、回复等,畅通民意,凝聚民力。积极运用“五级五类大调研”成果,切实解决师生关心的问题。做好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师生利益,促进和谐建设。

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不断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努力维护学校政治安全、消防安全和校园平安。增设更新校园监控系统及布点,逐步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防范机制。开展规范校园行车停车治理活动。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提高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深化学校治理体系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活力

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强依法治校,加大《湖北工程学院章程》实施力度,开展学校章程执行情况核查。筹备成立学校理事会。加快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围绕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推进两级教代会建设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学校办学的主体地位,学院的实体地位,激发二级学院的办学活力。注重目标管理结果导向,完善以目标责任为基础,以服务对象为主体、围绕应用型发展的核心指标为重点的指标体系。

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加强教职工岗位管理,建立岗位明确、职责清晰、评价公正、奖惩分明的岗位管理制度。树立全校各个部门、各个教职工积极争取项目、经费、成果理念。强化各类人员履职管理,施行专业技术人员各类工作量完成情况公示、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履职尽责管理制度,完善绩效工资与考核评价结果相结合的分配体制。做好后勤、安保部分服务社会化试点工作。优化校内各类人员津补贴发放。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校园网和网络安全建设,优化无线校园建设,落实校园网IPv6接入访问。优化网上办公工作流程,推动信息化教学方式变革。加强综合档案室建设,促进学校档案管理提档升级。开展“湖北工程学院基本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强化基建档案资料建设和管理。根据学科专业布局,提高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前瞻性,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意识,厘清职责,进一步提高大型精密仪器使用效率。继续做好招标采购、基建及修缮工程的审计监督工作,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层单位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工作,适时开展重要经济领域或特定事项专项审计调查。集并职能,探索建立师生服务中心。探索“互联网+”服务教职员工工作体系,建设“智慧工会管理平台”。

加强校友会、基金会建设。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校友工作方式方法。成立1-2个地方校友会。加强校友会数据库平台建设。多渠道募集资金,设立校友创业基金、学生重大疾病救助基金等资助项目,争取校友及社会捐赠200万元以上。

支持新技术学院建设应用型高校。加强新技术学院党的建设。进一步推动新技术学院转型发展,支持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培养质量管理,促进特色发展,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能力。加大对新技术学院的投入,加快新技术学院硬件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和支持新技术学院招生工作,力争专科招生实现新突破。

(八)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适时召开湖北工程学院第二次党代会。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纵深发展,在全校组织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修订《湖北工程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规则》,加强院级中心组学习的规范和制度建设,扎实开展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创新理论学习方式方法和平台载体,推进教职工理论学习观摩交流制度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规范落实党委全委会、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等会议议事决策制度,规范落实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选优配强支部书记,落实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健全完善学校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学院党组织和师生党支部制度,不断增强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活动,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月报制度,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分析研判,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年轻干部使用和培养,实施干部任期制,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信心和活力。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从严管理干部,有效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档案审查制度、出国(境)证件管理制度。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优化教学学院领导班子人员配备,加强中层单位领导班子履职尽责管理,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

做好统战群团工作。加强统战政策宣传,增强师生统战意识,推动各项统战制度建设落地生根,构建统战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发挥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的作用。加强工会、共青团、关工委、科协、学生会等组织建设。

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压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适时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组织好年底全面从严治党三项考核,层层传导压力,着力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十进十建”“五进五融入”活动,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着力推动纪律规矩入脑入心。聚焦日常监督和政治监督,提升运用“四种形态”的规范化水平,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进一步巩固纪检监察机关“三转”成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的监督作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历史于时序更替中前行,梦想在砥砺奋进中实现!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所说,“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现在,目标和任务都已明确,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更加奋发有为的工作姿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型工程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的办学成绩向建国70周年献礼!

关闭

Copyright 2016 湖北工程学院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